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公布2022年湖北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的通知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公布2022年湖北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的通知

2022-07-20 09:17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
索 引 号 011055162/2022-23600 分  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 发文日期 2022-07-19
文  号 鄂知发〔2022〕19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发掘和总结地理标志助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展示地方党委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市场主体释放地理标志产业活力、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省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了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经各地筛选推荐,省知识产权局审定了2022年湖北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现予公布。

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切实发挥地理标志助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地理标志资源,精准培育特色区域品牌,制定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强力推进品牌宣传营销,全面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知识产权力量,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2022年湖北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

2022年7月19日


附件

2022年湖北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

襄阳高香茶:一枝一叶 尽蕴助农深情

茶产业是襄阳传统优势产业和山区农村的特色产业,承担着带动农民增收、满足健康消费、稳定扩大就业、助力乡村振兴、保护茶区生态的重要使命。2012年“襄阳高香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获得湖北省高香型名茶称号,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0强。2020年,“襄阳高香茶”进入“中国荆楚味·湖北农产品”央视品牌宣传行列,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目前襄阳全市茶园面积44万亩,年产茶叶3万余吨,加工产值超30亿元,综合产值近75亿元,茶园常年从业人员3万余人,辐射涉茶人口约30万人。“襄阳高香茶”已授权使用的茶企35家,其中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8个省级龙头企业,16个市级龙头企业,另有从事茶叶种植的专业合作社336个,茶叶产品及鲜叶已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襄阳本地市场占有率达80%。

政策支撑,营造发展优环境。襄阳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整合打造百亿茶产业的意见》和《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十四五”襄阳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举全市之力打造“襄阳高香茶”区域品牌;2021年2月襄阳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落实襄办发〔2018〕2号文件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将“襄阳高香茶”产业纳入市委市政府“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规范标准,打造茶叶高品质。由襄阳市茶叶协会主导,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和龙头茶叶企业共同起草制定了《襄阳高香茶公共品牌管理办法》《襄阳高香茶》(DB42/T 897-2013)《襄阳高香茶栽培技术规程》(DB42/T 892-2013)和《襄阳高香茶有机生产技术规程》(DB4206/T 890-2018)等标准规范,初步形成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储运等标准体系,确保每一杯襄阳高香茶都能体现出襄阳茶“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品质特征。2001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襄阳茶的产品品质,全市茶园逐步向有机种植迈进。经过多年发展,全市44万亩茶园已完成有机转换和有机认证的达6万亩。预计到2025年,全市茶园有机种植比例将达到30%,年产有机茶叶5000吨。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全程有机生产,将成为“襄阳高香茶”的又一大品质特征。

产业引领,实现区域同发展。在谷城县五山镇,“襄阳高香茶”授权茶企湖北玉皇剑茶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新茶产业发展之路,公司通过将有机茶种植、茶产品加工、茶乡休闲和旅游观光等多项产业融合,全力构建“玉皇剑生态休闲谷”。建成玉皇剑加工展示综合服务区和茶庄园、茶公园、茶博园“一区三园”。“玉皇剑茶文化休闲旅游区规划”已获批国家AAA景区,产业园被列入“全国优秀农民田间学校”“谷城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营地”,形成了从茶叶种植、研发、加工、贸易、旅游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游客的增多带动了全产业的蓬勃发展,玉皇剑的酒店民宿带动当地就业,村民在家乡就有多种收入渠道,采茶、在酒店当服务员、种菜卖给酒店都成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来源,特别是60岁以上的茶农一天采茶收入有150-400元不等,这部分收入解决了全年部分口粮,在家门口工作还可以兼顾父母子女的照料养育,促进了社会稳定。茶乡村民人均增收10%以上,充分体现了茶产业的活力与潜力。

品牌为先,助力经济再提升。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襄阳高香茶”始终坚持“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品牌发展目标,不断强化品牌精准培育和宣传推介,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统一宣传、统一管理的品牌发展格局,持续推动着“襄阳高香茶”产业链的延伸与细分,全面提升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茶产业成为襄阳地区开展区域融合发展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为茶企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更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支撑。

(推荐单位:襄阳市知识产权局)


【案例二】

秭归脐橙:聚力品牌价值提升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秭归县隶属湖北省宜昌市,地处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造就了秭归脐橙“皮薄光滑、橙红靓丽、肉脆汁多、风味浓郁、酸甜可口”的特殊品质。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橘颂》名篇中赞美故乡橘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底蕴深厚的屈原脐橙文化自此在秭归绵延传承2300多年,1995年秭归成为首个“中国脐橙之乡”。

2006年“秭归脐橙”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予以核准注册,同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12月“秭归脐橙”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秭归始终将打造“秭归脐橙”品牌作为赋能秭归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秭归脐橙已实现“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一年四季有鲜橙上市”的产业格局,成为全国唯一的“四季鲜橙”产区。2021年底,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40万亩,产量70万吨,综合产值85亿元。鲜果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村4个,过5000万元以上的村12个,全县20余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3%,占全县乡村人口的63.94%)靠柑橘产业致富。

高位组织谋划,精心擎画创新路径。秭归县高度重视秭归脐橙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精神,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思维,全面提升秭归脐橙全产业链联动水平,成立柑橘全产业链领导小组,作出秭归脐橙“1+N”产业部署,每年配套秭归脐橙产业发展、品牌推介资金1500万元,持续实施“三品一标”战略,做足做好秭归脐橙特色发展文章,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数字赋能,举全县之力提高秭归脐橙的品种、品质和品牌的影响力,加快脐橙产业裂变升级,向“世界级地标品牌 世界级文化载体”的目标前行。

完善标准规则,强化品牌质量管控。健全秭归脐橙管理规则,结合秭归实际,制定《秭归脐橙主要品种优质果品质量等级规范(试行)》《关于全面推行“一果两剪”和规范使用“秭归脐橙”地理标志工作的函》等,让秭归脐橙品质有遵循,监管有规范。实施标准化建设领跑行动,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秭归脐橙》(DB42/T 324-2016)为主的标准体系,编制《秭归脐橙现行相关标准与政策汇编》10000份全面推广,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规范使用管理,提升品牌运用水平。实施母子商标战略,按照《秭归脐橙包装升级统一版式(试行)》中政府引导、统一管理、统一品牌、母子商标的要求,对所有符合标准的脐橙使用统一的板式包装,改变过去品牌众多、名称各异、包装混乱的状况。强化专用标志使用监管,目前秭归脐橙全部145家市场主体获准使用新版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率达到100%,持续加强标志规范使用管理,制作用标流程和用标倡议书进行广泛宣传,确保专用标志精准使用、全面使用。

加强监管执法,严格护航品牌保护。一方面先行预先提示。制作发放“秭归脐橙”地理标志使用预先提示书,禁止生产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包装,有效防止商标侵权行为发生。另一方面深推专项治理。每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开展4-5次脐橙专项治理行动,再延伸整治末梢至各乡镇,以乡镇职能部门为主力军,扎实推进柑橘日常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脐橙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近年来,共查处相关案件10余起,有效维护了秭归脐橙地理标志良好市场秩序。

聚焦脐橙富民,强劲助推产业振兴。秭归脐橙带动加工、包装、电商、运输等行业发展,串起一条完整的富民产业链。全县现有脐橙深加工龙头企业4个,产销合作社467个,精分包装产销一体化果企70家,经销商300多家,电子商务重点企业43家,电商个体经营户3000余家,农村微信电商农户9700余户,快递物流企业33家,20620户52834人受惠致富。“秭归脐橙”地理标志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赋能“中国脐橙之乡”秭归县走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推荐单位:秭归县人民政府)


【案例三】

京山桥米:“一袋米”瞄准百亿身价走出新“稻”路

近年来,京山市人民政府依托双地理标志“京山桥米”,致力于京山桥米的品牌培育、种植推广,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施乡村振兴,带动农户发展致富。

充分挖掘京山桥米资源优势。京山桥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明代嘉靖年间被作为觐献给皇帝的贡品,当地儿歌唱到“桥米长,三颗米来一寸长;桥米弯,三颗米来围一圈;桥米香,三碗吃下赛沉香。”“京山桥米”腹白小,长宽比为2.8,颗粒整齐,青艮如玉,细长而弯腰翘尾,线条流畅,容易与其它品种区分,做出的米饭松软略糯,喷香扑鼻,具备京山桥米特有的口感和食味。在“2020国际大米品牌大会”上,京山桥米作为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竞争力强、示范效果好、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带动实效的大米品牌,荣获“2020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称号。目前京山桥米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是全省打造优质稻米产业链的重要组成内容。

积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积极推行京山桥米水稻标准化种植,从源头上控制了产品质量,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不落地生产。一是规范技术,强化培训。由市农业局牵头指导编写了《优质稻种植规程》等资料,使基地农户掌握了无公害稻生产、有机稻生产技术要领,奠定了桥米良好品质的基础。二是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农业部门和协会聘请农技专家设立工作站、建立信息平台、开放专家热线、常年巡回田间地头,全年为农户提供机耕、机(育)插、机防、机收、农机维修等服务与技术指导。三是优质优价,政策惠民。全市实施优质优价,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并承诺优质稻的收购价格高于市场普通稻价格的30%,有效解决了农民卖粮的后顾之忧,保证了农户的利益。

探索发展京山桥米农旅文化。京山市积极探索建设桥米小镇,充分挖掘桥米饮食文化、京山的绿林文化和屈家岭农耕文化渊源,以桥米原产地孙桥蒋家大堰村关于桥米的历史为主题,开发华夏5000年的农耕文明之旅,建设一个集有机生态种植、特种养殖、民俗文化展示、博物馆展示、农事体验、住宿餐饮会议、休闲垂钓、采摘果蔬花卉等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在桥米原产地建设水稻公园、桥米农耕文化体验园和科普园,把桥米包装打造成为旅游产品。每年举行京山桥米春耕节和中国农民丰收节,结合京山旅游资源,让消费者进一步深入桥米之乡,了解和体验桥米文化,提升京山桥米品牌美誉度。

大力推进京山桥米产业带农致富。京山市通过京山桥米订单种植带动农户10.8万户,每年农民可从桥米产业中增收2.5亿元,户平增收2300多元;对因土地流转失去土地的农户,京山市采取“聘请进入合作社务农”、“参加技能培训转移安置就业”、“鼓励外出务工”等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千方百计安置就业,在桥米产业的发展中增加400余个就业岗位,农民每年增收5212万余元。

高位谋划京山桥米产业发展。京山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京山桥米高质量发展,开展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谋划,以湖北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和荆门市“五个一”工程行动为契机,以“六双行动”为支撑,着力建基地、壮龙头、塑品牌、优服务、促融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循环上实现新突破,达到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集群化、多元化的目标。到2023年,京山桥米种植面积将达到80万亩,桥米智能化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精深加工产值占比进一步提高,力争京山桥米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推荐单位:京山市人民政府)


【案例四】

孝昌血桃:以桃为媒强产业 带富乡村促振兴

“孝昌血桃”是湖北省孝感市特色桃品种,其果实富含天然花青素,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传统血桃品种缺乏资源保护,更因市场因素影响,暂存品类差异较大,退化严重。为此,2005年,孝昌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桃资源收录鉴定和优选复壮与遗传改良工作。通过近20年的杂交选育,现已育出不同熟期、类型的红肉毛桃、油桃、蟠桃新品系,为“孝昌血桃”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桃产业。孝昌县坚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带动孝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2007年以来,在基层党建引领下,以协会为主体,发起成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桃产业经营主体48家,并成立“孝昌血桃”产业链联合党支部,吸纳市场主体107家,农户成员3068人,培养以“孝昌血桃”种植为核心的农民党员23名;2017年,建立800亩省级科创基地“孝昌血桃”产业园,打造32人运营团队。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党支部+协会+联合社+品牌+科研院校+基地+农户”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致力于“孝昌血桃”良种化繁育、标准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品牌化营销与社会化服务,引领全县桃产业发展壮大。

科技创新,构建桃产业体系。为使桃品有标准、品质高、可溯源,县政府制定了《孝昌血桃生产技术规程》(试行),组织制定了“孝昌血桃”地理标志团体标准(T/XCGP 001—2021)、《湖北红肉桃》(DB42/T 622-2010)和《红肉桃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标准化管理,推动“孝昌血桃”地理标志与桃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县政府组织协会(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立联合研发种植基地300亩,在全县改造老桃园,替换老品种,因地制宜推广搭配种植结构,实现“孝昌血桃”品种多元化。同时,经常性组织企业外出学习,与科研院校共同从传统红肉桃中筛选出味香浓、耐贮运、红脆甜、成熟早的孝昌血桃系列新优品系,使一个濒临灭失的地方血桃品种焕发青春。通过科研攻关,研发出毛血桃、油血桃、蟠血桃系列品种10余个,使孝昌血桃成为全网销售周期最长的血桃产品,“桃园垄栽覆盖建园、简省化整形修剪、省力化施肥、生草地力提升、树干喷涂保护、避雨栽培”等配套专利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获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

品牌创建,助推桃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孝昌血桃”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县政府将“孝昌血桃”列为重点发展保护品牌,定制度,立专班,设奖励,加强地理标志规范化运用。政府补贴种植800元/亩,并由协会团队育苗,优先供应全县农民,带动全县桃园种植面积达8.6万余亩;鼓励并奖励申请注册相关商标、专利;“孝昌血桃”商标质押贷款,政府财政贴息50%;坚持实行“四统一”:即统一标准、包装、品牌与销售价格;在建立全国40余个省市销售渠道基础上,组织协会(企业)与湖北省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与县邮政总公司签订电商扶贫项目;支持企业注册运营京东、淘宝等网络店铺,代销全县农产品。同时,注重扩大宣传,组织在cctv-2、《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运用央视、新媒体、直播、户外广告等渠道扩大影响,不断提升品牌知晓度。2021年“孝昌血桃”获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银奖,充分展示了孝昌品牌形象。

“孝昌血桃”在全省血桃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取得国家、省市科研成果10余项。2021年,带动全县发展“孝昌血桃”面积近3万亩,产值1.5亿元。孝昌县规划扩大种植规模至4.5万亩,立足与当地果农共建、共享、共走品牌之路,力争产量达6万吨,产值3.5个亿,定位打造血桃第一品牌、中国血桃之乡。

(推荐单位:孝昌县人民政府)


【案例五】

英山云雾茶:做好茶文章 拓宽振兴路

近年来,英山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茶产业基础不断巩固、效益逐步提升、影响力日益扩大,为群众增收和产业增效作出了巨大贡献。

强化顶层设计。成立茶产业链发展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链长”,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责任制。出台《英山县茶叶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对全县茶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建立茶产业链重点项目清单,实施六大工程,瞄准综合产值过百亿的发展目标。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6.29万亩,产量超过3万吨,培育茶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拥有茶叶类注册商标135个。区域公用品牌“英山云雾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登记认定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并获批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品牌价值达到27.07亿元。

狠抓政策扶持。出台茶叶基地奖补政策,对市场主体改造和发展连片茶叶基地,实行发展奖励,每年奖补资金兑现400万元以上。连续三年实施茶叶种植保险,每年投入资金200万元以上,全面增强茶产业抗风险能力。对企业实行贷款贴息,比照省级龙头企业贴息补助政策,每年贴息资金200万元以上。出台茶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考核方案和加快推广产业链建设的若干措施,统筹整合资金,激励龙头标杆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产值、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等方面实行绩效考核奖励。

促进产业融合。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大别山茶谷”“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出“大别茶旅创意园”“大广茶业科技产业园”“英山间养生茶谷”等观茶景、赏茶礼、品茶味、游茶园的茶旅游项目。促进茶与互联网融合,坚持线上线下市场并重,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将中国大别山茶叶广场打造成英山云雾茶原产地采销集散中心及商家服务中心。创新茶旅融合活动,推出茶文化体验、茶艺展示、民间斗茶等特色茶文旅产品。推进“茶香小镇”“大别山出口绿茶产业园”建设,招商引资建设现代茶产业加工园,加快带动茶相关经济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依托茶产业资源优势,脱贫攻坚期内,全覆盖建立村级自强互助脱贫合作社,实施“合作社+市场主体+产业基地+贫困户”一体化产业扶贫模式,163家市场主体对接帮扶1.98万个贫困家庭,形成了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近20万茶农因种茶制茶销茶而脱贫致富。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主动在全省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目标中找准定位,积极参与建设全省重点农业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产品加工园,狠抓品质提升、龙头培植、品牌打造、加工升级、产业融合、科技创新六大工程,奋力将“英山云雾茶”打造为全国知名茶叶品牌,茶产业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推荐单位:英山县人民政府)


【案例六】

蕲艾:从草到宝 一棵小艾草撬动一个大产业

在美丽的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蕲春。蕲艾,因产于蕲州(蕲春县旧称)而得名,早在明代,《本草纲目》中即有记载:“近代惟汤阳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近年来,蕲春县委县政府提出“养生蕲春,从艾出发”,建设“中国艾都”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药旅联动”发展战略,形成了种植、加工、物流、文化、养生、旅游“六位一体”的蕲艾产业化发展格局,实现从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的飞跃。

坚持标准引领,不断推进蕲艾标准化种植,带动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由政府主导、各部门及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倾力打造蕲艾质量标准体系。先后制修订27项蕲艾系列标准,抢占市场标准话语权,引领蕲艾产业发展。大力推广蕲艾标准化示范种植,成功创建国家级蕲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让示范建设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利器。联合科研院所开展“送标准下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标准化生产,通过标准化种植的蕲艾品质和产量显著上升,直接带动全县近两万户种植户脱贫致富。

狠抓质量提升,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做大做强蕲艾产业。坚持落实蕲艾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登记、原料追溯、产品贴标、市场打假四项制度,加强地理标志领域行政保护、跨部门协同保护、跨区域联动保护,严厉查处地理标志侵权违法行为,通过净化蕲艾产品市场,规范行业秩序,不断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含金量。同时,运用地理标志综合服务平台,60家专用标志使用企业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以质量和信誉提高蕲艾产品市场竞争力。

强化品牌建设,不断丰富蕲艾品牌体系,延伸蕲艾服务产业链条。大力推进蕲艾电子商务,与淘宝、京东等合作,建立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近8000家,被商务部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电商示范百佳县”,电商年营收达到42亿元。蕲艾各类代理店、连锁店、养生馆、艾灸馆遍布全国,其中各类代理店、连锁店2600多家,艾灸馆、养生馆4000余家。艾灸培训机构17家,全国连锁培训机构150余家,累计培训“蕲艾灸师”50000余名。“蕲艾灸师”先后被省人社厅、人社部授予“湖北省劳务品牌”和全国“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艾灸劳务经济规模过90亿元。新开发“艾都健康养生旅游线路”,2021年接待各地游客551.71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59亿元。

蕲春县依托蕲艾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布局,通过多年的潜心经营和稳步推进,蕲艾区域资源优势已经转化为品牌优势、竞争优势,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蕲艾先后被省政府列为重点发展的“两大核心品牌”、湖北省道地药材“一县一品”优势品种。蕲春也因此获得“中国艾都”“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等称号。截止目前,全县蕲艾种植面积21.2万亩,注册登记的涉艾市场主体2977家,农民种植合作社达到345家,解决12.3万人就业,通过种植、加工、艾灸培训等方式,帮助全县3万多人脱贫,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推荐单位:蕲春县人民政府)


【案例七】

赤壁青砖茶:“茶旅文融合”助力产业振兴

赤壁产茶历史悠久,早于县市建制,始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俄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是中国青砖茶之乡、中国米砖茶之乡和中国名茶之乡。2011年以来,赤壁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重振茶业,建成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赤壁赵李桥砖茶产业园,“赤壁青砖茶”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登录央视七个频道宣传。截止2021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6.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6.5万吨(其中砖茶产量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47亿元,茶叶经营主体(含茶馆茶楼)达到316家,带动从业人员3.5万人,5000多户茶农增收脱贫。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集中爆发,危难时刻,蒙古国宣布向中方捐赠3万只羊;同年底,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作为回礼,湖北向蒙古国回赠2万余份赤壁青砖茶让人津津乐道。

健全发展机制。按照“一脉文化传承、一个规划指导、一套政策扶持、一个团队运作、一个品牌宣传”的工作思路,成立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茶叶协会,形成政府谋划决策、部门协调督导、行业自律落实的工作机制。组建赤壁青砖茶研究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担任院长。先后编制《茶叶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和《赤壁青砖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每年财政列支1000多万元用于茶产业奖补。

夯实产业基础。推行“园区+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茶园基地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建成2个万亩基地,5个千亩基地,良种率达70%,实现全域无害化,绿色防控面积2万亩,欧标茶叶产量占比超过20%,每年可生产优质青砖茶原料2.4万吨。全市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到42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建成赵李桥砖茶产业园和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赤壁青砖茶产业被确定为全省重点产业集群。

提升质量品牌。连续举办七届青(米)砖茶展交会,举办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和“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发展论坛,赤壁市青(米)砖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国际茶业委员会授予赤壁市“万里茶道源头城市”、授予羊楼洞“世界茶业第一古镇”。国际茶产业合作联盟理事约翰·博尔向赤壁市授牌“万里茶道第一砖茶——赤壁青砖茶”。通过不断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全市青砖茶质量明显提升。2017年赤壁青砖茶获百年世博名茶金骆驼奖、2018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9年获中华商标博览会金奖、2020年入选中欧地理标产品互认互保名录,“赤壁青砖茶”品牌价值达50.34亿元。“羊楼洞”牌青砖茶获米兰国际茶博会金奖,乾泰恒砖茶成为第七届世界军运会指定产品。

扩大开放合作。引进卓尔集团投资60亿元,建成运营万亩茶园骑行公园、俄罗斯方块小镇、中国青砖茶博物馆、羊楼洞万国茶市,对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全面改造升级,茶园赏景、茶厂体验、茶店品茗、茶街访古、茶道探幽休闲体验旅游方兴未艾,“羊楼洞万里茶道寻源”被评定为全国“十大茶旅精品线路”。巩固边销市场,年边销量6000多吨,占边销市场60%以上。发展国内砖茶销售市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直销与零售互补的营销网络初步形成,260多个销售宣传窗口分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努力开拓万里茶道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销售市场,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省市开展交流合作,设立砖茶销售跨国公司2家,“赤壁青砖茶”产业正昂首走向世界。

(推荐单位:赤壁市人民政府)


【案例八】

恩施玉露:茶乡产业兴 日子更红火

恩施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积淀深厚。“恩施玉露”是我国目前保留蒸汽杀青工艺的针形绿茶极品,1965年入选“中国十大名茶”名录。2007年以来,恩施玉露相继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中国驰名商标保护,其制作技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成为东湖茶叙国事用茶,2021年在“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中获得金奖。近三年来,全国市场下行,恩施玉露逆势上扬,恩施州茶叶种植面积跃居全省第一,在全国地市州产茶区位居第四,六个县市进入全国重点产茶县。恩施玉露年产量达到2800吨,实现产值19.6亿元,开辟茶旅融合新思路,带动恩施州茶业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80万茶农脱贫致富,做到一个品牌带动一方产业,一方产业致富千万百姓。

抢抓历史机遇,谋划茶业强州新局面。2018年以来,恩施州抢抓历史机遇,把发展茶产业与州域经济发展、决胜脱贫攻坚和促进乡村振兴统筹谋划,邀请19位国内茶届顶级专家就恩施州茶产业把脉问诊,制定出台《中共恩施州委 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茶业强州的意见》,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以品牌建设为重点的茶产业发展,力争把恩施玉露培育成全国知名的茶叶品牌和湖北“楚茶”的靓丽名片,力争到2025年综合产值达到400亿元,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促进恩施州从茶叶大州向茶业强州跨越式发展。

强化地标引领,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金字招牌惠及千村百企。2021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将一纸商标变更证明传送到恩施州茶业协会,“恩施玉露”这张金字招牌成了全州茶农的致富密码。截至目前,全州80万茶农因茶致富,茶农人均茶叶收入6776元,占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1%以上。880个村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践行乡村振兴。茶农钱袋子鼓了,新房子建起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硒茶学院筑牢人才支撑。2018年顺应茶产业链发展成立硒茶学院,培养湖北省技术能手8人,技术人才2000余人,高素质农民1000余人,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致富带头人。全域绿色夯实质量基础。恩施玉露生产全程绿色化,创建全国有机食品(茶叶)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2个。组建“企业+基地+农户”茶业合作社,吸纳周边贫困户入股务工,实现茶企和茶农效益双增长。多措并举拓宽销售渠道。对在一线城市开设门店的茶企奖补20万元,政府牵线搭桥开辟“832平台”、武汉杭州对口帮扶、网络直播带货等销售渠道,2021年以恩施玉露为代表的农副产品销售总额达133.44亿元,凸显了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的“引擎”作用。今年以来,恩施玉露生产地域范围扩大到全州6县2市91个乡镇,授权市场主体由30家增长到101家,建立茶叶销售门店1268家,销售辐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十余个省市,产品热销海外多国。

聚焦产业融合,建设美丽乡村新风貌产业融合让恩施玉露走得更远,叫得更响。近年来恩施玉露坚持茶叶种植全域绿色标准,将古法技艺融入现代工业,抹茶、调饮茶、茶日化产品等新兴产业健康成长,评茶、斗茶、茶艺等茶文化行业生机蓬勃。木耳山、伍家台、枫香坡等茶乡引入“产业+旅游+农户”模式,完善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以伍家台等4A级景区为基础带动农民积极参与茶产业、旅游业和服务业,茶园变为景区,建设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园,景区每亩茶园为茶农带来5000余元额外收入,实现茶旅融合双丰收。柏油马路铺到村,茶山变金山、茶园变公园、农舍变民宿、茶农变导游,不少村民还开了农家乐和茶馆,农民全年有活干,月月有收入。茶乡呈现出一派山清水秀天蓝的田园风光,展现出生活富足、产业多元、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新风貌。

(推荐单位:恩施州人民政府)


【案例九】

利川红:一片绿叶托起的富民产业

利川红是产自湖北利川的一款红茶,前身为18世纪出口海外的宜红茶,原产地毛坝镇钟灵毓秀,气候温暖湿润,拥有适宜茶树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2018年后,一朝乘风起,乘势遍九州。近年来,利川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壮大利川红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全市茶园面积27.37万亩,综合产值突破28亿元;成立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培育茶叶企业19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81家;打造茶叶全域绿色有机,绿色食品认证覆盖27家单位37个子品牌。利川红先后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荆楚优品”和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称号。

高位引领培育大品牌。2014年以来,利川市委市政府高举茶叶强市大旗,把茶产业作为全市主导产业摆在突破性位置大力主抓,坚持生态立市带动产业绿色发展,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优先抓环保、富民的茶叶产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成立市茶叶局,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打造利川红区域公共品牌,结合市场“无形之手”,合力壮大红茶产业。利川工夫红茶获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星斗山·利川红”斩获“中茶杯”特等奖。采取“大曝光、做品牌”基本思路,植入影视作品,投放广告到北京地铁、武汉动车组、航班等,多方位提升利川茶叶品牌知名度。坚持特色发展、发展特色,放大“利川红”发展效应,立足生态优势,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路径,形成“利川红”为主,利川莼菜、利川黄连、利川山药等众多特色产品“百花齐放”格局。目前,全市涉茶人口达到22万,通过茶产业链建设,人均收入1.25万元;促成“利川红”茶产业集“农、工、旅、贸”为一体,作为区域性支柱产业,使“利川红”地理标志品牌发挥出极大的经济效益。

工匠精神制定大标准。积极探索标准化、规范化的产业扶贫路径,编制《利川市现代茶业发展规划》《利川市茶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秉持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打造精品茶叶,制定《新建茶园建设标准》《茶叶初制加工厂建设标准》《利川工夫红茶(利川红)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等,保障茶叶优良品质,推动产业提档升级、茶农稳定增收。

深挖内涵谋划大发展。坚持产业塑形、文化铸魂,推动产业、扶贫、文旅互融发展,为“利川红”产业扶贫注入强大精神力量。立足产业振兴和乡风建设,以产业基地为基础聚力打造“中国利川红第一村”“星斗山红茶谷”“郁江画廊茶叶产业带”等产业文化基地,以利川茶人为核心宣传推介廖伟等传统红茶制作工艺传承人以及邱建红和利川红原料基地创始人田云奇等茶叶工匠,深挖利川茶农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故事,赋予“利川红”独有的精神文化内涵。

利益联结展现大情怀。在融合上突破。做实做细“茶旅”融合大文章,发挥利川旅游资源优势,把茶区变景区,让资源变资产,扩展茶叶销售半径;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把产品变礼品,让资金变股金;以茶园、土地入股,把资产变股权,切实拓宽群众收入来源。在联结上创新。将企业的利益与茶农的收益紧密牢固的联系在一起,坚持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持续培育壮大茶叶市场主体,发挥企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建立“产业发展优先、务工就业优先、服务运营优先、产品开发优先”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带动茶农稳定增收。

(推荐单位:利川市人民政府)


【案例十】

潜江龙虾:产业强链带活一座城

2021年,潜江龙虾产业总产值约为600亿元,同比增长15.38%,从业人数过20万人,税收过亿元。其中,小龙虾养殖业产值约为60亿元,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约为210亿元,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为320亿元,全市共有生产主体32855个、龙头企业33家、专业合作社204个、家庭农场140个。2022年“潜江龙虾”品牌价值288.9亿元,同比增长14.7%,连续四年登顶行业榜首。

高点谋划,高位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潜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的市小龙虾产业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特色亮点,补齐工作短板,务实推动小龙虾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产业链五年规划和近期工作要点,着力构建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并整合资金10亿元确保全产业链迅猛发展。三是强化统筹调度。定期召开小龙虾产业链专题会议,听取潜江龙虾产业链各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建立常态化督办、协调、考核、通报机制。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一是示范引领。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约300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重点建设50万吨潜江龙虾精深加工聚集区、40万吨冷链物流暨虾-稻产品集散交易中心、龙虾辅料加工及虾稻精深加工聚集区,打造集研发、加工、仓储、电商、冷链物流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示范园区。二是锻优长板。整合2600万元市财政资金,支持潜网集团扩规上档,推进电商综合大楼、10万吨冷链仓储、交易市场扩容和各区镇街道交易分中心建设。三是拓展价值。推广虾稻共作标准模式、拓展模式、复合模式等虾稻共作升级模式;开展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科技攻关,加快从“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型;加强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推动小龙虾加工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深耕龙虾美食推广,探索“中央厨房+餐饮连锁”经营模式,探究快消食品的发展方向,创新虾稻、虾茶等捆绑营销思路,实现从“论吨卖”向“论顿卖”转变。四是整合资源。盘活湖北龙展馆,建设潜江龙虾旅游纪念品超市和电商中心,打造多元文化元素的特色主题商业馆,计划培养3000名网红主播,目前已经入驻企业30余家,建成直播间14间。

树立标杆,擦亮品牌。一是高层推动。组建湖北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以工业化、产业化、资源化、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理念推动小龙虾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规范管理。梳理“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与旗下企业双品牌发展模式,健全潜江龙虾品牌发展、推介、保护、利用运行机制,开展“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利用品牌溢价,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推介。高标准筹办“一节一会”系列活动,组织潜江龙虾“走进”湖北省农博会、合肥国际渔业博览会,通过省、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媒介开展专访及直播推介,在武汉高铁、地铁进行广告投放,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人民日报》整版报道潜江,有力提升“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知晓率。

注重质量,把握关键。一是做优标准体系。牵头制定28项虾-稻全产业链技术标准,形成涵盖养殖、繁育、加工、餐饮等一二三全产业链的小龙虾标准体系。二是做实安全平台。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成20个水产品质量可追溯基地,覆盖虾稻共作基地面积25万亩,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潜江龙虾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潜江成为2022年冬奥会小龙虾唯一供应地。三是做精监测指数。建设小龙虾物流大数据系统,深化与省发改委湖北小龙虾价格指数编制发布合作,推进与全国300多个小龙虾大市场联动,优化小龙虾市场定价机制,全面精准发布年度小龙虾生产经营及拓展情况,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最权威的参谋,使潜江龙虾逐步通过网络走向科技化、数字化、信息化。

(推荐单位:潜江市人民政府)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